• 8年试管助孕品牌机构
  • 国内外知名生殖医院合作
  • 安全高成功率服务保障
  • 专业客户和后勤管理系统
大咖云集!60位三甲医院院长齐聚首 只为这三件
时间:2019-11-20  来源:未知  点击:135次

60多位三甲医院掌门人,40位来自复旦医院排行榜百强医院,4月28日上午齐聚于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主会场,目的只有一个:研讨2019医院改善医疗服务怎样再接再厉站上更高台阶。

用“大咖云集”来描述这场论坛,一点不为过。会上,众大咖围绕“远程医疗服务的内涵拓展与瓶颈破解”“多学科诊疗服务的院级部署与流程优化”“质量效益型医院建设要领”三个话题进行了深入大咖云集!60位三甲医院院长齐聚首 只为这三件研讨。本场论坛由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独家支持。

多位院长呼吁出台远程医疗服务规范与标准

不断完善远程医疗制度,是2019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需要重点加强建设与巩固的工作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488家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为医联体内下级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影像、远程会诊、远程查房和远程培训等服务。伴随着5G技术的试点与应用,必将给远程医疗服务的内涵发展带来进一步的整体改变。

然而,制约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瓶颈也是明显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何斌认为,与华为合作,5G技术已经不是问题,远程医疗的瓶颈问题在于运营。要发展好远程医疗,必须考虑医生动力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他建议,国家最需要做的是标准化,否则就会有信息孤岛现象存在;另外,患者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还远远不够,认为医生是虚拟中的医生,面对面的沟通才是效果最好的,因此加强远程医疗中的人际沟通也很关键。

对于老百姓看病困难的边远地区来说,远程医疗不失为一个最好的抓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表示,对云南来说,远程医疗可能是可及性最强、最实用的一个手段。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远程医疗原来的平台和模式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上还有所欠缺。比如,信息的传输速度、图像的清晰度等都会受到限制;此外,定价、医保支付也是比较大的现实问题。

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的更早普及,浙江省人民医院在远程医疗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尤其是远程影像数量在全省居首位,每周在200~600例。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表示,医院已建立了标准,主要是远程放射的系统标准;同时,医院还建有远程会诊平台;和医保合作,把互联网+云胶片这一收费项目建设了起来;影像的人工智能阅片,大大缓解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疲劳。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彤说,以前医生多习惯于面对面地对病人,远程医疗更多的是一种任务性的分配,没有利益性的分配。因大咖云集!60位三甲医院院长齐聚首 只为这三件此,远程医疗要解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首先要把利益分配的问题解决好。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做远程医疗起步比较早,从1996年就起步了。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表示,医院鼓励医生积极参与远程医疗,但如何给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让老百姓能接受,让医生也能积极参与,目前国家收费的政策并没有到位,因此他希望有关部门尽早研究远程医疗在标准、规范、定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远程医疗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毋庸置疑,远程医疗是大趋势,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先进的医疗技术。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赵俊认为,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即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不是外面强加给医院的,而是医院发展到今天,需要主动拥抱的技术。利用这样的技术,是医院内在的需求。医院要建设示范学科、创新学科,本身就需要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与国外高水平的医疗机构进行互动。在他看来,目前远程医疗在标准、定价、医保政策、平衡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是一个过渡,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多学科诊疗服务如何部署与优化

着力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是2019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需要重点完善与优化的工作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着力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的工作内容中明确: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

对于这一创新诊疗模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王前表示,MDT对重症的诊治,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对于改变医院诊疗流程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他也认为,规范科学的MDT,一定要有医院层面的设计、准入的机制和标准流程。对于绩效如何核算,怎样运用好上级医院的专家,以及怎样将临床资料用于临床研究,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MDT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在实践中把这一好的模大咖云集!60位三甲医院院长齐聚首 只为这三件式固化下来,形成规范的流程,形成诊疗工作的常态化。航天中心医院院长杜继臣认为,这样更有助于推动多学科诊疗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服务更多的患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季国忠参与过上百例的疑难病例会诊,他直言:通过MDT把疑难病例规范起来、整理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从管理角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患者诊疗,都很意义。但是,季国忠也表示,MDT在质量控制、制度固化、收费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与探讨。

在2019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中,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以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为突破,推动医疗机构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这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青岛市中心医院院长兰克涛表示,国家推动多学科会诊有一些阻力,特别是前几年,科室式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多学科会诊的进展,而他们医院一方面在消除这样的阻碍,另一方面也积极进行一些建议,以保证每一个新入院的肿瘤病人都能够得到多学科会诊。这些建议包括:一是医院规定没有确凿的病理证据的,一定要交给院级的多学科会诊,才能够进入诊疗状态;二是医院组建了抗癌协会组织,对全市的一些病例定期进行多学科会诊,以此来促进整个青岛市多学科会诊的规范化运作。

为节省专家的宝贵时间,同时提升患者的就医效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北京率先组建了专病专家团队门诊,得到了北京市医管局的认可,并推广。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介绍,友谊医院在多学科会诊方面的做法,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升平台学科的参与度,把影像、病理、检验等平台学科都纳入到多学科会诊的组织当中;二是在门诊的服务模式上,也做了尝试与创新。

王振常表示,专病专家团队门诊,由团队制定共同的诊疗规范。团队中只有一个人按照诊疗规范接待专家专病号,并针对病情开具所有的前期检查准备,然后再进入下一步有针对性地约见另一个专家。王振常认为,一个共同的诊疗规范可以减轻患者负担,方便患者,提高就医效率。但他同时也表示,多学科会诊的服务模式针对的是不同病种、不同症状、不同学科,不好固定一个形式,要因地制宜、因病制宜、因学科制宜,只要达到MDT的最终目标,提高对患者的诊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够了。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朱文珍看来,MDT多学科会诊作为改善医疗服务和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实质是个性化医疗,能达到对病人最优的治疗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据她介绍,同济医院很早就开始了多学科会诊,目前已在医院建立了对MDT流程的管理规范。首先是确定MDT委员会,对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等进行管理;MDT首席科学家对总体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有一个总的把关;团队有专人负责协调、引导,以及到临床的落实;秘书则负责在MDT讨论过程当中,梳理好病人所有的信息、病历、资料、影像检查等,以及临床决策落实以后随访。

其次就是质量的考核。MDT多学科会诊是要有标准的,对于效果怎么样,病例库的建设,对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都会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对优秀团队进行表彰。

质量效益型医院应该怎么建?

目前,2019版医院评级标准的制定已进入最后阶段。据了解,新版评级标准将紧抓“质量”二字,旨在积极引导大型公立医院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质量效益型医院的建设要领有哪些?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其中的关键。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看来,医院有三性:一是公益性,保证辖区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二是服务性,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病人有更好的服务体验;三是经营性,作为一个组织,要考虑收入和产出,以保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就是诊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获得提升的过程。

所有的医院都希望成为质量效益型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华西医院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重点关注了两大方面:一是平均住院日的缩短、手术期的质量和安全;二是要通过指标的管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病人选择医院的重要标准;效益是维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质量和效益怎样实现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国务院不久前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考核的政策,其实正是一个指挥棒。

考核的目的,就是引导医疗机构怎样发展。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信息处处长罗礼生认为,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目标,能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个就是指标的确定;第二个是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要有一定的模型来推演;第三是考核的方法,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效益上,既要注重经济运行的效率,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才能推进公立医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四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各项指标要具有客观性,应用上要有协同性。

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王静成认为,质量效益型医院建设,对医院的要求就是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注重经济效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都是组合拳。医院在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方面,要主动作为。

但是,目前医务人员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还是不够的。对政策法规的学习,要抓到质量安全中来,助力医院实现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参考资料
------分隔线----------------------------
------分隔线----------------------------